[国内资讯] 石油行业板块异动拉升 主力资金净流入沈阳化工、华锦股份

[国内资讯] 石油行业板块异动拉升 主力资金净流入沈阳化工、华锦股份

Azu 2025-09-16 原油直播室 33 次浏览 0个评论

政策东风叠加需求回暖石油板块迎价值重估机遇

7月以来,A股石油行业板块异动明显,沈阳化工、华锦股份等龙头企业连续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数据显示,沈阳化工近5个交易日累计获大单资金净买入1.2亿元,华锦股份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入达9800万元,资金抢筹态势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这波行情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集中释放。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明确提出,将重点支持炼化一体化、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发展。沈阳化工作为国内特种橡胶领域的隐形冠军,其年产20万吨氯磺化聚乙烯装置被列入国家技术改造专项,预计可获得超3亿元的财政补贴。

而华锦股份依托兵器工业集团的军工背景,在航空煤油、特种润滑油等战略物资领域持续获得政策倾斜。

国际油价传导效应显现受地缘政治局势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站稳85美元/桶高位,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五次上调。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调价周期中,柴油价格涨幅达4.2%,显著高于汽油的2.8%。这对以柴油深加工见长的华锦股份形成直接利好,公司辽河石化基地的柴油收率高达42%,单吨加工利润较上月提升150元。

沈阳化工则受益于石化原料成本传导机制,其拳头产品CPE(氯化聚乙烯)价格环比上涨8%,创近三年新高。

需求端结构性变化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带来意外需求增量。动力电池隔膜所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正成为沈阳化工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研发的UHMWPE专用料已通过宁德时代认证,月供货量突破500吨。而华锦股份在氢能源领域的布局开始收获成果,其参股的北方华锦氢能公司建成东北首座油氢合建站,日加氢能力达1000公斤,服务冬奥会氢能大巴的示范效应持续发酵。

技术形态与资金共振从技术面观察,沈阳化工周线级别MACD指标形成金叉,股价突破年线压制后量能持续放大。华锦股份则呈现典型杯柄形态,在完成18-22元的箱体震荡后,近期带量突破颈线位。北向资金持仓变化显示,两家公司近一月外资持股比例分别增加0.82%和0.65%,聪明资金的持续流入为股价提供强支撑。

双雄争霸:解码主力资金抢筹深层逻辑

在石油板块整体回暖的背景下,沈阳化工与华锦股份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主力资金重点布局,根本原因在于两家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成长路径。透过财务数据与产业布局的深度剖析,我们可以发现资金选择的底层逻辑。

沈阳化工:特种材料的隐形冠军这家拥有83年历史的老牌化工企业,正在完成从基础化工向高端材料的华丽转身。公司三大核心产品CPE、PVC糊树脂、环氧丙烷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5%、28%、15%,其中CPE产能位居全球第二。值得关注的是其投资12亿元建设的3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产品主要用于汽车轻量化材料,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体系。

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同比激增67%,在氢化丁腈橡胶等"卡脖子"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华锦股份:军民融合的典范样本作为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唯一的石化上市平台,华锦股份的成长逻辑充满想象空间。公司现有炼油能力800万吨/年,乙烯产能70万吨/年,在航煤、低凝柴油等军用油品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更值得期待的是其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的煤基α-烯烃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项目投产后可年产10万吨高端润滑油基础油,毛利率预计达45%以上。

近期获得沙特阿美技术授权的渣油加氢装置,使公司重油转化率提升至92%,单吨炼油利润增加80元。

资金偏好揭示选股新逻辑当前主力资金的配置方向呈现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偏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突破的企业,二是关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先行者,三是重视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的公司。沈阳化工在可降解材料领域的专利储备、华锦股份在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的工程实践,恰好契合这些投资逻辑。

两家公司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8倍和15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24倍,估值修复空间明显。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投资者需注意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传导风险,以及环保政策趋严带来的成本压力。建议采取分批建仓策略,沈阳化工可关注26元附近的支撑位,华锦股份在突破25元平台后有望打开上行空间。中长期来看,两家企业在特种化学品、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布局,将推动估值体系从周期股向成长股切换,具备战略配置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自原油直播室,本文标题:《[国内资讯] 石油行业板块异动拉升 主力资金净流入沈阳化工、华锦股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